
讲座主题:法理论:历史与属性
主讲人:雷磊,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与谈人:朱明哲,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院副教授、博导
与谈人:孙海波,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院副教授、硕导
主持人:宋尧玺,广州大学人权研究院 院长助理、 硕导
讲座时间:2019年10月28日(周三)19:00-21:30
讲座地点:腾讯会议 603 466 282
讲座简介:要破除部门法学因过度教义化形成的学科壁垒,不能走向要求法学无条件地向其他社会科学全面开放的极端,而应该深化和发展法理论研究。通过历史的梳理可以发现,科学范式的转换、传统法哲学的衰落和部门法学的内在诉求构成了法理论研究形成的背景。它发端于历史法学时期,以19世纪的法学百科全书运动为其先声,而其作为独立的法学分支学科则经历了创始、成熟和多样化三个阶段,从一开始的分析法理论逐渐发展为包括多种进路在内的宽泛领域。法理论是一门从内部观察者的视角出发,通过研究基本法律概念来致力于法律知识的一般化与体系化的关于实在法的规范学科,包括法的理论与法律科学理论两部分。它对部门法学发挥着体系构造、学说批判和知识筛选功能,构成部门法学之知识和方法的法理。当下中国的法理论研究,要在兼容并蓄的基础上与部门法学形成良性互动,提升研究的整体自洽性和一般性,加强分析法理论和社会法理论方法间的分工与合作。
主讲人简介:雷磊,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德国海德堡大学访问学者,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律思想研究会理事、中国立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逻辑学会法律逻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第三届北京市政府立法工作法律专家委员会委员。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外法学》、《环球法律评论》、《清华法学》、《政法论坛》、《法律科学》、《法商研究》、《法制与社会发展》、《政大法学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人大复印资料”转引多次,专著4部,译著13部,译文多篇。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哲学、法理论、法律逻辑。
与谈人简介:朱明哲,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博导,比较法研究所副所长。钱端升青年学者。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意大利都灵大学客座教授、比利时弗兰芒科学基金会高等研究员。在《环球法律评论》、《清华法学》、《政法论坛》、《法学家》、《政治与法律》、《欧洲研究》、《比较法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专著1部,译著1部,译文多篇。主要研究领域为欧洲法律史、生态法学、法哲学、全球法。
与谈人简介:孙海波,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院副教授、硕导。钱端升青年学者。台湾“中央研究院”法律学所访问学人、最高人民法院研修学者。在《环球法律评论》、《比较法研究》、《法律科学》、《法制与社会发展》、《清华法学》、《政治与法律》、《中外法学》、《北大法律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专著2部,译著3部,译文多篇。主要研究领域为法理学、比较法与法律方法论、疑难案件与判例制度。
海报创意:宋尧玺
海报文案:郑政昊